陈春澜报道:2003年,“非典”爆发,她义无反顾,战斗在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“非典”的最前线;2020年,“新冠”肆虐,她主动请缨,勇挑重担,奔赴武汉奋战在抗疫“红区”。她就是我院荣获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,两次走进疫区的逆行者,许芳。
以经验规范工作流程
医院援鄂医疗队成立,许芳便开始负责物资筹备工作,她结合抗击“非典”的经验,考虑到武汉的气温比湛江要低得多,她为每位医疗队员准备暖水袋,协调医院为每位队员配备便携式紫外线灯,姓名牌,集中装箱物资按生活物资、防护物资、药品分类标识,她尽量想细想全,为医疗队顺利开展工作做了充足的准备。到达武汉后,她参与隔离病房筹建各项工作,参与科室制定各类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共45项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是许芳工作的原则,因为在疫区内,每一项工作的正确执行都关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。开科前期,面对光谷院区的HIS系统与医院的有差异,查对时出错风险增加,她进入红区亲自摸索,梳理医嘱处理的正确工作流程,确保不漏执行、错执行医嘱,保证了护理安全。
日常工作中,许芳还负责科室护理人员排班和保障工作。合理安排护理班次,既保证每班有充足的人力,又让队员能得到充分的休息;平时的工作中严抓队员的个人防护,对于防护不到位的及时督促纠正;对于非计划退出红区工作,生病的队员关心照顾,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。
以关怀给予前进力量
“我带着22位姐妹出去,就必须一个不少地把大家带回来。”奋战在抗疫一线,医护人员身心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,作为援鄂医疗队护理领队,许芳需时刻关注护士们的身体和情绪。在武汉期间,有队员因为喷干扰素喷鼻剂,出现了低烧,被隔离观察。她知道后,通过多种渠道不停地安抚队员,“没关系,应该是干扰素的问题,以前我们传染科病人打干扰素有的会出现低烧。”她的宽慰让该名队员慢慢放松了下来,焦虑情绪明显缓解,观察3天后队员如期解除了隔离,重新加入到奋战队伍中。医疗队护理人员常说:“有芳姐在,我们感觉很安全。”
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,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在许芳的心中。日常护理工作中,除了治疗和查房外,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患者加油鼓劲,温暖每一名患者,给他们信心。她想起她很喜欢的一位漫画家小林老师,他的漫画风格幽默而温暖,总让人在莞尔之间心灵得到治愈。于是许芳经过多番努力与小林老师取得联系,得到对方的帮助后,她把小林漫画带进了病房,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漫画挂在病房的走廊内,给予医护人员和患者积极的力量。“我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温暖的就医环境,让他们保持乐观心态,积极配合治疗。”
白衣执甲,护佑生命。在疫情面前,许芳以自身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勇敢,诠释了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,同时也诠释了女性柔情的温暖与坚韧的力量。
|